警方展示收繳的槍支。 南方日報記者 梁維春 攝
  最讓緝槍民警後怕的情形是什麼?今年4月起帶領打槍團隊繳獲1400多支槍、20多萬發子彈的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李光日想也沒想:“把犯罪嫌疑人制服後奪過他們手上的槍,一看,好家伙,上膛了!”
  今年,全省開展“六大專項”打擊整治行動,李光日被委以重任——廣州市公安局“打槍辦”具體協調人,落實全市打擊整治涉槍犯罪工作。
  協調人不坐辦公室。在每一次專案抓捕現場,高個頭、大身板的李光日每每第一個衝出去把嫌疑人死死縛住,因為“我帶出的兄弟,我要對他們負責”。
  協調人又不能只“沖殺”在一線,還要在“智力”上跑贏網絡時代的槍販子。今年年初,李光日帶領團隊研發出“犯罪拼圖系統”,利用大數據勾畫出犯罪團夥網絡關係圖,用最快速度將成熟的線索輸送給各區公安分局落地打擊,創新“支隊情報導偵,區公安分局落地經營”工作模式;短短8個月,廣州破獲持槍犯罪案件51宗、非法制販槍支彈葯案27宗、非法持有槍支彈葯案96宗。
  南方日報記者 趙琦玉
  通訊員 劉志榮
  策劃統籌:戎明昌 陳捷生
  沖在一線
  現實中的緝槍民警是什麼樣子?圍捕時槍販手槍已上膛
  “根本不像電影里演的那麼精彩——出動時還能‘1、2、3、4’點人頭一個一個上,也不會出現黑社會高價買人頭買胳膊的情節,我們就是普通民警。”37歲的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李光日語速很快,說起緝槍,像子彈連發,精準而迅速。李光日的緝槍時間不算長,4年,但凡大戰役他基本都在一線;個中驚險,李光日委實有些輕描淡寫。
  前不久,李光日帶隊在太和圍捕槍販鮑某。當鮑某在某物流中心停車等待與“下家”交易時,李光日決定搶先一步,行動!瞄準鮑某掏出鑰匙鎖車的一瞬間,李光日一個猛撲,將鮑某按倒在地上,隊友們一擁而上,快速制住他的手腳,從其口袋中掏出手槍。
  讓人意外的是,鮑某手槍已經上了膛,做好了隨時“駁火”的準備。幾秒的差錯,都可能鬧出人命。“絕大多數是‘後怕’,現場根本來不及想。”李光日說。
  像這樣危急的情況並不少見。李光日坦言,比起怕,更多的是疲累。
  今年7月,跟蹤數月的槍販劉某案成熟,李光日是抓捕一線的總負責人。然而,當晚10點多,剛從廣州南面——樂從“露頭”的劉某卻突然迅速鑽進地鐵,直奔廣州的北面——白雲一娛樂城。劉某在80公里/小時的地下車廂里向目的地靠近,而地上的李光日只能不停地加油門,和地鐵賽跑。然而,趕到劉某住所的李光日又遇到新的問題:泡在娛樂場所里的劉某似乎沒有回家的打算。
  “這種時候只能耐心等。檳榔和咖啡對我都不頂用,只能靠意志。”李光日和隊友們在劉某家樓下守了一整晚,眼睛一刻也不敢離開對方必經的樓道;直到第二天上午8時左右,劉某帶著醉意搖搖晃晃地走近。
  在這樣的貓捉老鼠的追捕中,李光日不僅和不法分子比體力,更和他們拼智商。比如反覆琢磨識破槍販劉某的新伎倆;比如從公安部的司法解釋找依據,堵住將槍支拆分成零件分批賣到境外的制度漏洞……
  據統計,今年4月至今,廣州破獲持槍犯罪案件51宗、非法制販槍支彈葯案27宗、非法持有槍支彈葯案96宗,抓獲逃犯56名,繳獲各類槍支1400多支、子彈20多萬發。
  比拼智商
  首創“犯罪拼圖”系統
  “警方的緝槍行動從未停止過,我們端掉了這麼多團夥和窩點,但是我們的做法,是不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呢?”李光日問記者,這也是他擔任“打槍辦”具體協調人以來,努力回答的問題。
  這種努力包括工作模式的調整和情報工具的創新。
  李光日告訴記者,從2012年以來,制販槍支的形勢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通過網絡進行的槍支交易占了七成,這個比例在2012年以前,不到三成。
  “以前不法分子主要採取開檔口、派名片、帶熟客去倉庫看貨的方式販賣槍支。民警可以假扮買家,甩幾句行內的‘黑話’,贏取賣家信任,順藤摸瓜就能把‘槍窩’給端了。這種做法現在基本行不通。”李光日告訴記者,今年初,民警到以前槍支流通活躍的重點部位徹查了一番,卻只搜出3張名片。
  制販槍支分子將大賣場搬到了網絡,而這裡也成了民警緝槍的主戰場。形勢在變,工作模式必須有根本性的改變。
  李光日提出“支隊情報導偵,區公安分局落地經營”的理念,讓短短數個字的情報變成一個實操性強的產品,輸送給區公安分局,依靠基層的主力警力深入打擊槍支犯罪。這樣一來,網上和網下、支隊和區公安分局的網絡就打通了。
  突出情報的重要地位,還為了“放長線釣大魚”。
  “槍支制販的背後是一條很長的生態鏈。不管是從人到案或者從案到人,每一條線索都可以搭建出一個完整的網絡。”在李光日看來,如果只是打掉了某一個人卻“廢”了整個網絡,那行動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失敗的;然而,單純憑人力在冗雜的信息中找出背後的龐大網絡,又是不現實的。
  今年年中開始上崗的“犯罪拼圖系統”解決了這樣的難題。
  提到這個得意之作,李光日明顯很興奮,語速又快了不少:“我們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最後系統將這些信息像拼圖一樣,拼出了可視化的邏輯圖和網絡圖。”用李光日的話說,這個系統,幫助民警找到了串聯起線索的最重要又最小的那個“線頭”。
  新系統已經在多起緝槍案件中立功。前不久,系統對2011年“外籍華人任某販賣槍支案”積累下來的信息邊角料進行挖掘,深入分析,勾畫出犯罪成員網絡關係圖,在最短時間內將線索轉給海珠區公安分局“落地經營”。通過這一次“拼圖”,共有3批共278條涉槍線索浮出水面。
  今年10月,蘿崗區公安分局根據支隊輸送的線索,抓獲嫌疑人陳某,併在其住處查獲22支長短仿真槍、一批槍支零件以及鋼珠、塑料子彈。隨後,警方調取陳某電腦里的電子證據,發現大量涉及槍支買賣信息的QQ聊天記錄。
  溫情“歐巴”
  最憂心女兒掉眼淚
  “我是警察,我帶出去(出任務)的隊友們也是警察,他們也有家人,出事了怎麼辦。”李光日經常這樣提醒自己。
  在“80後”同事小白眼裡,李光日很有兄長的鐵漢作風。小白告訴記者,每次執行任務,李光日總是沖在第一線。
  前不久,為了抓捕荔灣區一名狡猾的制槍不法分子,李光日和隊友們在其樓下巷道兩頭伏擊多時。當穿著大褲衩、邊打電話邊東張西望的男子走下樓時,李光日意識到“機會來了”,李光日開始一步步朝男子靠近,突然衝上去,脖子一箍,將男子制住,一如既往,幾秒內隊友們全到位,縛住男子手腳。
  在談到這些緝槍經歷時,李光日特別提到了一個概念:“後背原理”。
  李光日說,每次出手之前,自己會用微小的手勢跟隊友們打暗號,隊友們就會適時跟上。“我和我們的隊員們早已有了足夠的默契,這種默契就是我相信你,我可以把我的後背交給你。”李光日說,“我帶出的兄弟,我要對他們負責,我也確定,他們也會全力保護我。”
  “戰場”以外,小白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不同的、溫情的、放鬆的“歐巴”——從小在延邊長大的李光日和家人講電話都用韓語,隊友們就以“歐巴”(韓語中“哥哥”的意思)相稱。
  “幽默,沒有架子,樂意聽取別人意見。”這是小白對李光日的評價。過去近一年,這對年紀相差12歲的上下級經常為犯罪拼圖系統的研發吵紅了臉,但只要小白的方案更有道理,李光日就很服。2010年加入刑警支隊後,李光日立三等功三次,記者不問,他也沒說;問了,才調侃自己“立了九等功”。
  雖然一直強調“只是個普通民警”、“沒多少驚險的事情”,雖然更願意分享硬朗的、樂觀的狀態,但是李光日並非沒有隱憂。有同事告訴記者,李光日不時會發同一個夢,夢見自己中槍了,躺在手術臺上,心裡卻還在擔心:女兒如果知道爸爸受傷了,要難過得掉眼淚了……
編輯:SN1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xdgqjkc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