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曹斯 實習生/李秋嫻 通訊員/周密 易靈敏)夏季來臨,兒童意外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日前廣州市白雲區就有一名13歲男孩與同學相約到河裡游泳,卻因救玩伴溺亡。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的專家提醒,家長要做好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不要讓孩子獨自待在水邊。對於心跳、呼吸驟停的溺水兒童,不要聽信“倒掛孩子控水”的網絡謠言,應爭分奪秒開展心肺複蘇。
  80%兒童溺水時監護人在場
  據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09到2013年間,溺水一直位列廣州市七歲以下兒童致死性傷害發生原因的前兩位。“約80%兒童溺水時監護人都在場。其實溺水不僅僅發生在河裡或泳池,不少兒童在自家浴缸溺水。”該中心急診科醫生歐茜指出,“有時,家長給孩子洗澡聽見門鈴響去開門,或者去接電話、拿毛巾等,回頭卻發現孩子溺水了。”
  許多人認為,溺水者定會拼命掙扎或大聲呼救,但歐茜表示,實際上呼救這一過程可短可長,甚至沒有,“溺水分為濕性溺水和乾性溺水。濕性溺水時水通過口鼻進入下氣道,早期時溺水者有機會求救;而乾性溺水通常是遇溺者在屏氣時突然發生喉頭痙攣,空氣和水都無法進入,他們一般都沒能掙扎,所以要特別註意,不要讓孩子獨自待在水邊。”
  “千萬別浪費時間控水”
  如何搶救溺水兒童?最近網上流傳一個“神帖”稱:“攥著孩子雙腳,倒背著孩子跑步,幾分鐘後,孩子吐出幾口水來,從死神手中被拉扯回來。”然而,歐茜強調,諸如此類流傳甚廣的“倒掛孩子控水”等急救做法都是謠言,“濕性溺水者所吸的水進入肺後,便擴散至全身,倒也倒不出來,乾性溺水者則無水可倒。”
  “當兒童溺水時,兩分鐘後便會失去意識,四到六分鐘後身體便遭受不可逆反的傷害。”歐茜提醒,“千萬不要把搶救過程的‘鑽石四分鐘’浪費在倒水上,另外,溺水時人肌肉鬆弛容易發生嘔吐,倒水可能引發嘔吐,導致氣道阻塞。”
  爭分奪秒做心肺複蘇
  如何正確地搶救溺水者?歐茜介紹,“首先確認周圍環境安全,讓溺水者仰卧在堅硬的地表上。接著觀察遇溺者是否仍有反應,可拍肩膀跟他說話,看是否有咳嗽、眨眼等動作。”她提醒,“不必識別較難判斷的人體脈搏情況。假如溺者沒有反應,可判斷為心臟驟停。同時觀察遇溺者胸廓,若無起伏,證明呼吸已停止。此時,應在十秒內對其進行心肺複蘇搶救,同時指定一人撥打120急救。”
  “救護車到來前,按照‘打開氣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壓’步驟進行心肺複蘇。讓其仰頭,用手往上提下頜幫助打開其氣道,然後一手捏鼻子,一手把其嘴巴打開,嘴包住嘴向內平緩吹氣一秒,假如胸廓有起伏則證明吹氣有效。”歐茜說。
  搶救過程中,每吹氣兩次接30次胸外按壓。胸外按壓的深度大約為五釐米,至少達到100次/分鐘的頻率。重覆吹氣及按壓的循環,有可能的話與旁人輪換施救,直到急救人員到達。  (原標題:兒童意外身亡溺水是禍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xdgqjkc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