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叢亮22日表示,地方GDP相加總和超過統計局核算的全國GDP總量2萬億(國家統計局20日公佈的201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6.8845萬億元),其主要原因是,各地重覆計算、價格差異等核算技術問題。再加上一些地方為追求政績,其GDP核算中還存在一些水分。2萬億的誤差,相對於全國總量,“實際上比重並不是很高,只有5%左右的誤差。”
  “56萬億GDP中只有2萬億誤差不算很高”,這句話讓很多網友驚獃了。2萬億在GDP中的占比超過3.57%,即使純粹從數學概念上來說,也不是小數字。何況,這是代表一國國力的統計數據。
  GDP應該是實在的,被誤差的這2萬億,不會像空氣一樣沒有任何重量和影響,一句“並不是很高”,貶低的不只是一個數字的存在意義。人們不能接受數字游戲——我們不是沒有辦法做到統計數據的相對精確,那為什麼還要妥協?
  聽聽網友是怎樣說的——
  @陳思宇在1973:已經超過3.57%,還能叫誤差?!
  @mefu_:這是在縱容地方政府造假?
  這些年來,“誤差病”的頻發令人愕然,人民日報曾披露,自1985年在國家和地方層面分別核算GDP數據以來,地方統計總和一直高於全國的GDP總量。2011年上半年,各省GDP總和超全國2.3萬億。
  關於誤差成因,也頗多解釋,如重覆計算、統計路徑不一,等等。
  這一次,直截了當地說明有地方“玩水”,算得上是一個“進步”。但為什麼又點到即止呢?
  當然,“國家統計局也在做工作,努力壓減水分”。而早在2010年1月,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將抓緊提出國家統一核算地區GDP方案。目的也是為了減少誤差。
  如今4年過去,“統一核算”並沒有出現。其實,解決誤差問題、糾正造假行為,技術手段只是其次,最重要的還是從源頭上治理。
  一些地方玩GDP的水分游戲,說到底還是“唯GDP”意識不改。在今天,這樣的意識和做法尤其與中央要求不合拍。
  2013年6月,習近平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談到選人用人問題時說,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而當年12月,中組部印發《關於改進地方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的通知》,也有同樣要求。
  變革考核辦法,是大勢所趨。
  與此同時,對故意造假應該持零容忍態度。“不唯GDP”,不等於可以“游戲”GDP、“打扮”GDP。無論國內國外,GDP仍然是一個嚴肅、重要的概念。在GDP上加水分,是什麼性質、造成何種危害無需多言。豈能對造假行為保持“平常心”,對明顯誤差不上心?
  扭轉“唯GDP”意識、制止GDP造假,應該從懲戒、問責開始。
  不難看出,相關部門對一些地方的水分游戲心知肚明,但人們向來沒有看到懲戒,即使是點名批評。到底哪些地方玩水分游戲,怎麼就不能說呢?
  連人為造成的明顯誤差都能“接受”,是否也能容忍政績造假?不敢深想。
(原標題:“2萬億誤差比重不高”,這是什麼話?)
(編輯:SN09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mxdgqjkc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